requestId:686bf4d7e11ed8.87061592.
北極星環保網獲悉,7月11日,廣州市國民當局辦公廳印發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中提出,加速福山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涯渣滓應急綜合處理項目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資源熱力電廠二期等渣滓焚燒廠建設,新增焚燒處理才能1.6萬噸/日。完成福山生物質綜合廠二期和南沙、花都、從化餐廚渣滓處理設施等建設,新增餐廚渣滓處理才能1900噸/日。新(擴)建興豐應急填埋場第三填埋區、增城棠廈填埋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二期項目等,新增填埋庫容500萬立方米以上。到2025年,生涯渣滓焚燒處理才能超過3萬噸/日,餐廚生化處理才能達4800噸/日,基礎實現原生生涯渣滓零填埋。
繼續推進污水搜集和轉輸設施的維護和建設,著力補齊污水搜集傳輸管網缺口,完美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等單薄區域的配套公共污水管網。結合新建、擴建污水廠,完美配套主干管網建設及同步完美配套污水泵站建設。加強公共排水設施日常巡養和維修任務,年排水管網綜合養護率達到100%,維持排水管網傑出的運行狀態。到2025年,實現全市域生涯污水搜集全覆包養合約蓋,城市生涯污水集中搜集率達到國家、省考察請求。
瞻望至2035年,基礎設施發展方法實現最基礎性轉變,系統化、協異化、智能化、綠色化程度顯著晉陞,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深度融會發展,地上和地下各類基礎設施協調有序銜接,覆蓋聯通加倍廣泛平衡,組織運行加倍經濟高效,建玉成球主要綜合路況樞紐、聰明靠得住的資源保證體系、平安韌性的防護系統以及優美和諧的生態環境,周全構成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高質量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廣州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氣的國際年夜都會供給主要支撐。
全文如下:
廣州市國民當局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的告訴
穗府辦〔2022〕12號
各區國民當局,市當局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業經市委、市當局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碰到問題,請徑向市發展改造委反應。
廣州市國民當局辦公廳
2022年6月17日
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
城市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和先行引領,也是城市高效運作和安康發展的物質基礎,對穩定投資促增長、營造環境調結構、培養產業增動能、改良平易近生促和諧具有主要感化。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精力,統籌推動廣州城市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加速構建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平安靠得住的現代化城市包養故事基礎設施體系,支撐廣州建設年夜灣區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年夜都會,根據《廣州市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了《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作為指導“十四五”時期全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第一章發展基礎
第一節 發展成績
“十三五”(2016—2020年)期間,廣州捉住實施“一帶一路”、粵港澳年夜灣區建設嚴重戰略機遇,圍繞建設國際性綜合路況樞紐、樞紐型網絡城市總目標,推動一批鍛長板、補短板嚴重項目建設,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體系愈發完美、先導感化加倍凸顯。
一、路況樞紐效能周全增強
白云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商務航空服務基地投運,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2020年完成搭客吞吐量4376.8萬人次[受疫情影響,2020年數據不具統計學意義。2019年,完成搭客吞吐量7339萬人次,居全球第11位、國內第4位。完成貨郵吞吐量192萬噸,居國內第5位(含噴鼻港)。],居全球首位。南沙港三期工程、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投產。2020年完成口岸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6.36億噸、2351萬標箱,分別位居全球第4位、第5位。廣深港高鐵、廣石鐵路通車,白云站開建,鐵路樞紐格式不斷優化。穗深城際、廣清城際一期通車,年夜灣區聯系更緊密。新開通地鐵14條(段)、新增里程258公里,總運營里程達531公里,實現區區通地鐵。南沙年夜橋、花莞高速等通車,新增高疾速路171公里,總通車里程達1126公里,密度全國領先。市客運站等5個客運站效能外遷,公路樞紐布局更優化。完成廣州年夜道、芳村年夜道南快捷化改革等,構成超1萬公里的城市途徑網。
二、資源保證才能顯著晉陞
建成5G1基站4.8萬包養座,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國際頂級節點(廣州)接進二級節點25個,全國居首。加速建設北江引水工程等,初步構包養網成多水源保證格式,城闤闠中生涯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北部水廠投產,至2020年末,全市37座自來水廠,總供水才能827萬噸/日,水質綜合及格率99.9%。動力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建成黃埔電廠、華電增城電廠等自然氣熱電聯產工程和中新知識城北起步區、從化承平、番禺萬博等自然氣分布式動力站,當地骨干電源裝機規模達830萬千瓦,城市供電靠得住率超99.9%;下游氣源供應保證平穩;建成西氣東輸二線廣州壓氣站等國家自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西氣東輸三線閩贛支干線廣州至潮州段投產并與西氣東輸二線廣深支干線實現互聯互通;建成白云國際機場第二航油管道;新增燃氣管道1754公里,居平易近管道燃氣覆蓋率達75%;建成明珠灣起步區綜合管廊等,累計已建成地下綜合管廊64公里。
三、生態環境包養網心得品質年夜幅改良
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改良,197條黑臭水體所有的打消黑臭,初次實現劣Ⅴ類水體斷面清零,進選首批國家黑臭水體管理示范城市。新(擴)建龍歸、竹料等污水處理廠32座、污水管網1.89萬公里,全市污水日處理才能約779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7.9%。建成海珠濕地、蕉門河等碧道513公里。建成第三源熱力電廠等渣滓處理設施10座,全市生涯渣滓日處理才能達2.6萬噸,城鎮生涯渣滓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生涯渣滓收受接管應用率達38%,勝利創建全國首批生涯渣滓分類示范城市。周全推進白云山、越秀山“還綠于平易近”,高程度建設廣州花園,建成空中云道;建成“一江兩岸三帶”焦點段綠化景觀。新增叢林公園19個、濕地公園13個、生態景觀林帶221公里,人均公園綠空中積達17.3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5%。
四、平安設施韌性不斷加強
建成珠江西航道年夜坦沙島堤防平安隱患整治工程、番禺南年夜圍段堤防達標加固工程等,中間城區珠江畔流堤防達到20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玉成流程實時監控治理系統及公共排水設施“一張圖”治理系統,基礎實現中間區排水設施統一治理。建成城市消防站5座、小型消防站8座,全市在用消防站達83座,消防設施布局加倍完美。建成中間應急避護場所22處、固定應急避護場所294處、室內應急避護場所272處、國家II級地動應急避難場所9處,人均應急避護面積達到0.9平方米。人防工程增長快、總量高、種類全,人均人防工程面積處于國內領先程度。
第二節 重要問題
一、綜合路況布局尚存短板
白云國際機場航站設施年設計吞吐才能僅8000萬人次,趨于飽和。口岸基礎設施供給存在缺口,年夜型專業化深水碼頭較少,出海航道等級僅為10萬—15萬噸級,難以適應口岸生產與船舶超年夜型化發展請求。現狀高鐵站遠離市中間,重要鐵路客站間互聯互通缺乏。四通八達鐵路通道格式尚未構成,北行通道才能接近飽和,東西向通道標準偏低、才能缺乏。年夜灣區城際鐵路尚未成網,直聯效能較弱。部門城市軌道路況線路負荷偏年夜,線網結構仍需優化。進出城區高疾速部分路段出現常發性擁堵,市域骨架路網建設滯后于城市拓展速率,外圍區與中間城區疾速聯系及外圍區之間的直接聯系通道有待完美。
二、資源保證才能有待晉陞
作為動力輸進型城市,當地骨干電源裝機規模需求進一個步驟進步,電網供電設施空間分布需進一個步驟優化;當地年夜型儲氣設施處于建設階段;新動力和可再生動力規模化應用可進一包養個步驟晉陞。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5G基站建設規劃與城鄉建設規劃銜接缺乏,站址資源儲備仍待加強。地下管線建設治理精細化缺乏,“拉鏈路”現象依然存在。再生水應用方法相對單一,很是規水源應用率不高;避險及應急備用水源建設有待提速。
三、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仍需完美
生涯渣滓產生增速較高,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有待加速。興豐、火燒崗、獅嶺等渣滓填埋場容量缺乏,需進一個步驟進步應急填埋才能。焚燒類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城市生涯污水污泥等處置才能缺乏,部門危險廢物如鉛酸蓄電池、冷軋污泥等需求送外市處理處置。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80%)低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90%),公園綠地建設平衡性和精準性有待進步。黑臭水體整體管理後果還不夠穩固,尤其是旱季不難出現水質反復。
四、平安韌性城市建設有待加強
城市防洪排澇仍有單薄環節,存在部門河流有卡口、行洪才能不強的問題;部門堤防防洪設施離防洪達標還有差距,建設標準有待進一個步驟晉陞。片區內澇積水狀況獲得年夜幅改良,但仍存在天然調蓄空間缺乏、部門排水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內澇現象時有發生,城市內澇防治體系需進一個步驟完美。部門區域的消防站規劃建設相對滯后,消防站布局與新時期應急救濟需求還有差距,公共消防響應效力需進一個步驟進步。人防工程部分布局不平衡,部門應急避護場所設置不規范、標準不高、效能不全,需進一個步驟加強標準化建設。
第三節 發展趨勢
“十四五”時期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氣、“四個出新出彩”,鞏固晉陞城市發展位勢的關鍵時期,安身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式,鼎力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對廣州城市基礎設施發展既帶來新發展機遇,又提出更高發展請求。
一、服務新發展格式,請求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關于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明確提出,要統籌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加速轉變發展方法,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平安靠得住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廣州要補齊路況、動力、水利、信息、生態環保、防災減災等領域短板,推動一批強基礎、增效能、利長遠的嚴重基礎設施建設,支撐打造國內年夜循環中間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城市。
二、共建粵港澳年夜灣區,請求推動基礎設施融會發展
粵港澳年夜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請求,以廣州等城市為焦點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參與更高程度的全球競爭。“十四五”期間,廣州須扭住粵港澳年夜灣區建設這個“綱”,推進“雙區”建設、“雙城”聯動,著力推進粵港澳年夜灣區路況、動力、水利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刻推進以5G為代表的信息技術賦能傳統基礎設施,實現城市基礎設施智能、綠色、融會發展,支撐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三、建設國際年夜都會,請求晉陞基礎設施綜合承載才能
落實廣州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圍繞實現老城市新活氣、“四個出新出彩”,須遵守超年夜城市發展規律,適度超前設定城市基礎設施,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形式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晉陞轉變,周全晉陞城市基礎設施綜合承載才能,保證城市高質量永續發展,支撐全球高端資源要素設置裝備擺設才能和國際年夜都會建設上新程度。
第二章總體請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惟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深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主要講話和主要唆使指示精力,科學掌握新發展階段,完全、準確、周全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式,以粵港澳年夜灣區建設為綱,緊緊圍繞周全增強綜合城市效能,堅持以國民為中間,踐行“國民城市國民建、國民城市為國民”主要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整體優化、協同融會為導向,聚焦提質增效、優化升級、綠色平安、融會共享、改造創新五年夜著力點,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構建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平安靠得住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實現老城市新活氣、“四個出新出彩”,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年夜都會,打造國內年夜循環的中間節點城市和國內國包養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城市供給堅實支撐。
第二節 發展原則
一、堅持系統謀劃
貫徹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慮、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統籌考慮城市基礎設施的系統規劃和項目布局,打破行政區劃、部門朋分和行業限制,適度超前規劃建設,科學掌握規模、速率、標準,更好地發揮基礎設施發展的先行引導感化。
二、堅持優化晉陞
堅持國民至上,以提質增效、優化晉陞作為實現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腕,以便利適用為導向,加速轉變發展方法,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從“規模擴張”向“不斷改進”內涵式發展,協同高效推進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運營治理,促進供需精準婚配,使國民群眾共享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結果。
三、堅持融會共享
精準掌握產業變革趨勢和融會共享的時代特點,著力轉變城市基礎設施發展思緒,統籌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衝破既有產業技術邊界,促進基礎設施與新技術和關聯產業融會發展,協同推動軍平易近深度融會發展。推動地上地下基礎設施協同發展,實現空間共用、設施共建、效能互補。
四、堅持綠色平安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生態環境保護為發展條件,節約資源、晉陞效能,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治理運營全周期低碳治理,助力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堅持底線思維,晉陞基礎設施平安保證和應急防護才能,保證城市運行平安,抵御天然災害、公共突發事務。
五、堅持改造創新
正確處理基礎設施公益性與經營性關系,樹立公正開放通明市場規則,創新投融資機制,深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方法市場化改造,摸索有利于長期發揮基礎設施網絡效益的長效機制,增強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才能。健全跨部門協調機制,進步任務效力。
第三節 重要目標包養站長
到2025年,傳統和新型、地上和地下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加倍完美,運行效力、整體效益和服務品質顯著晉陞,集約精細、智能綠色發展程度不斷進步,基礎構成與國際年夜都會相適應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無力支撐城市空間拓展和效能晉陞。
一、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綜合路況樞紐
圍繞基礎建玉成球主要路況樞紐目標,推進全球領先空港、世界一流口岸、世界級鐵路樞紐、華南公路主樞紐、軌道都會圈建設,建設一批平安、便捷、立體、高效的綜合路況樞紐,構成暢通全市、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現代化路況網絡,加速完美現代暢通體系,增強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才能。
二、構建更為靠得住的資源保證體系
樹立資源節約集約循環應用的資源觀,推動轉變資源應用方法,實現資源保證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良性互動。建玉成國領先、周全覆蓋的5G網絡。嚴格水源保護,夯實多水源保證體系,完美城鄉一體的平安優質供水網絡。加速推進動力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清潔低碳、平安高效的動力體系,進一個步驟晉陞動力平安保證程度。
三、營造加倍優美的城市生態環境
高程度建設生態之城,不斷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加速推進污水處理、渣滓處理、園林綠化等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建設千里碧道,顯著增強生態系統平安性、穩定性,促進天藍、地綠、水清的城鄉人居環境加倍漂亮。
四、構筑更具韌性的平安防護設施
推動減災防災從被動防治向韌性治理轉變,建設韌性城市。加固堤防湖庫、疏浚雨洪行泄通道,構建“蓄、滯、截、排、擋”的多層次立體式防洪排澇體系。隨機應變完美消防設施,建設全國領先的城市消防平安體系。完美應急避護場所體系,構成周全覆蓋、重點凸起的綜合防災空間。
瞻望至2035年,基礎設施發展方法實現最基礎性轉變,系統化、協異化、智能化、綠色化程度顯著晉陞,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深度融會發展,地上和地下各類基礎設施協調有序銜接,覆蓋聯通加倍廣泛平衡,組織運行加倍經濟高效,建玉成球主要綜合路況樞紐、聰明靠得住的資源保證體系、平安韌性的防護系統以及優美和諧的生態環境,周全構成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高質量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廣州建成具有經典魅力和時代活氣的國際年夜都會供給主要支撐。
第三章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綜合路況樞紐
圍繞基礎建玉成球主要路況樞紐目標,打造一體化零換乘的現代化綜合路況樞紐典范,構建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平安靠得住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路況網,實現暢通全市、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支撐服務新發展格式。
第一節 建設全球領先國際航空樞紐
一、晉陞機場設施保證才能,打造“四型”機場2標桿
完成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周全推進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征拆安頓區、樂音區建設,實現2025年機場搭客吞吐量達10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350萬噸。共同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規劃建設,推動與白云國際機場協同分工,共建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引領年夜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發展。擴建白云機場商務航空服務基地(FBO),規劃研討布局南沙、黃埔、從化等通用機場,晉陞通用航空服務才能。
二、構建多層次集疏運體系,拓展機場腹地
規劃建設白云國際機場第一航站區、第二航站區捷運系統,加強樞紐一體化聯動;加速推動T3綜合路況中間及高鐵站等項目建設,將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引進機場,構建高效便捷的多層次空鐵聯運系統,實現機場與廣州中間城區30分鐘通達、與珠三角城市60分鐘通達、與泛珠三角地區重要城市3小時通達。加速惠肇高速白云至三水段、空港年夜道(白云五線—機場)等途徑建設,完美以“井”字形高速公路為骨干,主次干路為支撐,銜接緊密的途徑網絡。
三、積極拓展航線網絡,進步航空通達性
加年夜國內快線拓展力度和深度,不斷鞏固和強化國內市場優勢,晉陞白云國際機場輻射影響力和吸附力。鼎力開拓國際航線,進一個步驟深耕東亞市場,拓展歐美澳航線,開發非洲潛力市場,增添“一帶一路”航點,實現國際及地區通航點超110個,構筑暢行全球、高效通達的國際航線網絡。攙扶基地航空公司加速機隊擴容和結構優化,吸引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廣州發展,實現網絡覆蓋面、航班頻次銜接率等主要指標國際領先,構成東南亞4小時、全球12小時航空路況圈。
四、推動改良機場空域條件,晉陞調度治理才能
推動健全年夜灣區軍平易近航協同、聯動的空域治理調度運行機制,對珠三角空域應用進行統一調度、統籌分派,增添白云國際機場進離場航線和時刻,晉陞運行效力。共同推動優化廣州空域結構,加速釋放白云國際機場空域軍航限制。加速完成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空管項目建設,積極推動空管新技術應用,增強空管的技術保證才能,進步空域應用效力。創新高空空域治理形式,實現高空空域資源充足開發和有用應用。
五、加速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發展樞紐經濟
實施《廣州臨空經濟區條例》,完美機場與空港經濟區協同發展一集中是被踐踏最嚴重的人物之一。雖然她的外表與女機制。推動臨空經濟與高鐵經濟融會發展,打造廣州空鐵融會經濟示范區。優化空港樞紐產業規劃,高標準建設廣州空港中心商務區、粵港澳年夜灣區跨境電商國際樞紐港,推動航空維修及制造、航空物流、航空金融、跨境電商、生物醫藥等產業圈層化布局、鏈條化集聚、高端化發展。推動空港樞紐機場內外物流設施、產業組團一體化發展,加速機場貨站以及白云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等建設,發展保稅加工、保稅倉儲配送、保稅展現買賣等產業,打造安身粵港澳年夜灣區、服務泛珠三角地區、輻射全球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及航空保稅物流中間。
專欄1機場基礎設施重點規劃及建設項目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周邊臨空經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工程、廣州白云機場油庫擴建工程、廣州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南區(二期)周邊配套途徑項目、白云國際機場西衛星廳及配套捷運和行李系統項目等。
第二節 建設高程度國際航運樞紐
一、優化口岸效能布局,推進口岸轉型升級
持續優化口岸效能布局,構建以南沙港區為國際航運樞紐焦點效能區、黃埔港區和新沙港區為口岸物流主要效能區、內河港為喂給效能區的口岸發展格式。加速港區規劃計劃調整,引導貨運效能向南沙港區、新沙港區、黃埔新港集聚;有序推進內港港區、黃埔港區老港作業區轉型升級,慢慢改建一批客運、游艇與郵輪碼頭,發展水上休閑游玩產業;穩步推進黃埔港區新港作業區和新沙港區升級改革;加速番禺港區、五和港區、新塘港區等內河港區轉型升級,積極發展臨港產業。
二、加速港航設施建設,進步口岸綜合通過才能
加速專業化貨運碼頭建設,周全晉陞口岸服務才能,建成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南沙港區近洋碼頭工程等項目,加速建設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工程、廣州LNG3應急調峰站配套碼頭等工程,規劃建設南沙港區五期工程,適應運輸船舶超年夜型化發展趨勢。持續推進航道、錨地建設,建成環年夜虎島公用航道工程和桂山錨地擴建工程,推進廣州港20萬噸級航道工程、南沙港區公共錨地後期任務,開展廣州港劃子專用航道工程規劃研討,推動南沙港區至西江畔線主通道及東江北主流等航道升級,有用晉陞口岸群出海航道、錨地適應才能和智能化程度。
三、加密口岸集疏運網絡,構樹立體多式聯運體系
優化疏港途徑網絡,建設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港前路等項目。發展鐵水聯運,推進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鐵路專用線後期任務,完成南沙港鐵路及配套站場建設,打造海鐵聯運的平臺基地。積極發展國際貨運班列,「哦,那你媽知道了應該很高興。」鄰居感慨道,「拓展通往西歐、中亞的物流年夜通道,打造海鐵聯運國際集裝箱班列brand。增開鐵路班列,重點發展粵湘贛、粵黔滇川渝海鐵集裝箱班列。規劃建設廣州鐵路集裝箱中間站配套碼頭,支撐內河港 TC:
發佈留言